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  •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合蚌路3公里处
  • 邮编:231600
  • 电话:13515644574
  • 邮箱:673067223@qq.com
欧宝手机网页版

北京:1951年的老井盖


来源:欧宝手机网页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5-10-07 03:38:34

  探究历史是件很有意思的事,一定要通过大量文献和实物,寻找出历史大的脉络和生动细节。

  岁月是把杀猪刀,它不但能让青丝变白发、皱纹盖红颜,也会让一件件实物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中。

  在六铺炕石油工业文化的研究过程中,非物质的资料收集、访谈还是有些收获的,但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很少,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件实物,就是1953年铸造的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”井盖。70多年过去了,仍有少量“

  因六铺炕的老井盖,笔者开始留心北京的井盖。还别说,井盖的学问挺大。以什刹海附近为例,目前的井盖都统一设计了莲花的图案,用途则分为污水、雨水、通信、路灯、交通、电车、照明、公安等多种,铁路警察各管一段,分工是十分明确的。随着文旅业的发展,一些城市的井盖也烙上了文化印迹,抬头看真迹,低头有标识,务必让你看到眼里记在心里。

  言归正传。1953年的井盖够老的了,去景山公园遛弯,在地安门内大街和景山后街丁字路口的西北角,又发现了一块1951的老井盖,比六铺炕的井盖还大两岁。这块井盖上的文字是:“北京市人民政府  卫生工程局  1951  慈型铁工厂制”。

  上网查了一下,有网友发了一张同样类型的井盖照片,但时间是1953,铸造工厂则为“大众铁工厂制”,不知现在北京何处。

  “1949年12月,北京市卫生局分设为卫生局(1950年2月更名为公共卫生局)和卫生工程局(1955年2月更名为上下水道工程局)。卫生工程局除履行从卫生局划出的任务外,还承担了从原市建设局划出的一部分业务,其主要职能包括环境卫生、河道管理和下水道工程设计、施工管理等。龙须沟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典型的环境整改治理工程。整治前的龙须沟地区街道脏、房屋

  破、水质差,是北京最大的臭水沟和贫民窟之一。1950年2月,北京专门在卫生工程局设立了龙须沟工程处,5月真正开始启动了龙须沟下水道修建工程,卫生工程局全年总预算近1/5都用于该工程。龙须沟治理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,深得民

  根据市政管理工作需要,北京市政府于1950年将工业局中管理公用事业的部分独立出来成立了公用局,下辖电车公司、汽车公司、自来水公司,负责全市公共交通、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建设和管理。此后5年多公用局的建制从始至终保持稳定。从1955年开始,市政府组织机构特别是经管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机构,按分行业、分专业管理的方向逐步调整,管理层级由“政务会议一委一局”三级减少为二级。公用局在1956年被合并至交通运输局,但在1958年10月又重新组建,把分散于交通运输局、道路工程局(1955年2月成立,前身为建设局)、市政建设管理局(1958年6月成立,前身为上下水道工程局)的部分职能整合起来,作为专门的机构负责城市自来水、煤气、热力等公用事业管理、供应、维护运行等工作。面向市容环境卫生、市政设施建设工程设施、市政公用事业,以公用局和市政工程局为主体的城市管理架构初步形成。1949-1960年,北京城镇人口持续增长,城市管理机构围绕整顿、恢复、建设等工作初见雏形,逐步分工化、层级化,工作方式具有集中、运动的特征。但大规模城市建设后诸多城市问题逐渐暴露,党和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和反思城市发展问题。”

  1951年的卫生工程局,1953年的燃料工业部,就这样通过井盖,定格在了历史的坐标中。

  城市运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任何一个行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史。以自来水为例,北京是有个“自来水博物馆”的,详细的介绍北京城市供水的历史。看德胜街道的历史介绍,二环边的北滨河,清朝时是严冬取天然冰的地方,凿下来的大冰块,运到故宫的冰窖存起来,到了夏天,供阿哥格格们避暑,制作酸梅汤。

  如今的北滨河,水浅流清,且随着全球变暖,已不会出产大冰块。不过,炎炎盛夏,年轻人从超市买杯冰凉的酸梅汤,倚在河边的栏杆上,不时呷上一口,不妨想一想,深宫紧锁手端酸梅汤

  如果您发现了北京更老的井盖,能够给大家提供线索,让我们共同找出北京井盖的“老祖宗”!